樊遲問「仁」。子曰:「愛人。」問「知(音義同智)」。子曰:「知人。」樊遲未達。子曰:「舉直錯(廢去)諸枉(邪曲不正),能使枉者直。」樊遲退,見子夏曰:鄉(音向,剛才)也,吾見於夫子而問『知』。子曰:舉直錯諸枉,能使枉者直。何謂也?子夏曰:富哉言乎!舜有天下,選於眾,舉皋陶(音高姚,舜之賢臣),不仁者遠矣;湯有天下,選於眾,舉伊尹(商湯之賢相),不仁者遠矣。
◎樊遲請教夫子「仁」之道。夫子說:關愛他人。樊遲又請問何謂「智」。夫子說:知人之善惡。樊遲還是不明白。夫子說:把正直的人舉薦出來任官,廢去邪曲不正之人,能讓邪惡的人變得正直。樊遲退出來,遇到子夏就說:剛才我去見老師,請教怎樣才叫「智」,他說:舉薦正直的人才,廢去邪惡的人。這是什麼意思呢?子夏說:夫子的話真是含意深遠!舜掌理天下時,在眾人當中舉用皋陶掌管司法,皋陶剛正不阿,從此不仁者(想為非作歹的人)就只好遠避了。商湯治理天下時,任用伊尹為宰相輔佐國政,不仁者(心地不正的人)就只得遠避了。
【本章重點】
仁者愛人,智者知人,智以仁發心而薦拔賢能,仁以施展智慧而濟世,仁智並道而行,相合為用,則君明臣賢民安。舉用賢能取代心術不正者,自然枉曲者無法得逞陰謀詭計,只能遠避或從而向善以就正道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