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

1808-1論語《微子第十八》

1808-1論語《微子第十八》
逸民(指商、周時節行超逸、隱居之人):伯夷、叔齊、虞仲、夷逸、朱張、柳下惠、少連。子曰:「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伯夷叔齊與?」

◎商、周時,有節行超逸的七位隱士:伯夷、叔齊、虞仲、夷逸、朱張、柳下惠、少連。夫子說:志向堅定,不降低自己的理想,不屈辱自己的身份,是伯夷、叔齊吧?

《補充資料》
伯夷、叔齊兄弟二人,是孤竹(古國名,在今河北省一帶)君的兒子。孤竹君最疼愛叔齊,有意把君位傳給他。孤竹君死後,臣下遵命立叔齊為君。叔齊以倫常為重而不受,懇請哥哥伯夷繼位。伯夷遵父命也不肯接受。為了讓國,兄弟都逃走,一同投奔西伯。那時,文王剛崩逝,武王正要伐紂。伯夷、叔齊跪在馬前向武王進諫:父親剛去世,尚未葬就發動戰爭,這算得上孝嗎?做臣下的要弒殺君上(指武王伐紂王),這算得上仁嗎?」太公望在一旁看見了,下車扶起伯夷、叔齊,叫他們趕快離開。武王打敗殷紂後,天下諸侯都歸順周朝。伯夷、叔齊覺得可恥,不肯吃周朝的米糧,隱居在首陽山上採蕨、薇(野菜)充飢,最後餓死在首陽山上。

  伯夷、叔齊謙讓的美德,不僅當時傳頌,且流傳於後世。孟子非常敬佩他們,曾讚揚說:凡是聽到伯夷、叔齊節操的人,頑鈍貪得無饜的人也會變成廉潔,懦弱的人也會有獨立不屈的意志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