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

714論語《述而第七》

714論語《述而第七
冉有曰:「夫子為衛君乎?」子貢曰:「諾;吾將問之。」入,曰:「伯夷﹑叔齊何人也?」曰:「古之賢人也。」曰:「怨乎?」曰:「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」出,曰:「夫子不為也。」

冉有對子貢說:老師會幫助衛君嗎?子貢說:嗯,我去請問他。子貢問夫子:伯夷、叔齊是怎樣的人呢?(因居衛國,不便直接問衛君父子爭位之醜事,藉孤竹君二子爭相讓位,旁敲夫子心意)夫子回答:他們是古代的賢人啊!子貢又問:他們互讓君位,心中有怨恨嗎?夫子說:他們求仁德而確實也得到仁德,又有什麼怨恨的呢? 子貢出去後對冉有說:老師不會幫助衛君(雖然在衛國備受衛君之崇敬與禮遇,但夫子不因小恩忘了大義)

【本章重點】
聖人有成人之仁,無助人之不仁。子貢以此提問,探知夫子對此看法結論是:夫子不會為衛君與父爭位而效命。

《補充資料》
*這裡衛君是指衛靈公的孫子衛出公--蒯輒(音『快』讀第三聲,輒音哲),他的父親蒯聵(音愧)是太子,因得罪衛靈公的夫人--南子,而逃亡到晉國。靈公去世後,蒯輒被立為國君。晉國故意把他父親蒯聵送回衛國,使其父子爭奪帝位,以乘機侵略衛國。蒯聵、蒯輒父子爭奪君位,與伯夷、叔齊的謙讓(注重倫常,視君位如敝屣),成為鮮明的反差。


*伯夷()、叔齊()為商朝孤竹君二子,父欲立叔齊。父死後,叔齊讓伯夷。伯夷說,這是父親所命(尊父命),遂逃去;叔齊不願就位也走了(重天倫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