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

519-2論語《公冶長第五》

519-2論語《公長第五》
「崔子弒齊君,陳文子有馬十乘,棄而違之。至於他邦,則曰,『猶吾大夫崔子也。』違之;之一邦,則又曰:『猶吾大夫崔子也。』違之。何如?」子曰:「清矣。」曰:「仁矣乎?」子曰:「未知,焉得仁?」

*「崔子(名杼「音祝」,齊大夫)(音事,下殺上,曰弒。)齊君(莊公),陳文子(名須無,齊大夫)有馬十乘(一乘四匹馬,共有四十匹馬),棄而違之(離去)

子張又問:崔子殺了齊莊公,陳文子見國已亂,不惜拋棄有馬車十乘之富的家產而速逃亡。到了另一國,他說:這裏的大夫同崔子一樣,又跑了。再到另一國,又說:他們同崔子一樣,再跑了。這樣的人怎樣?夫子說:此種人潔身自好,乃濁世之清者。子張又問:可算是有仁德嗎?答:陳文子避亂去禍,擇善而處,可謂清廉豪傑之士,不知道是否有仁德?

【本章重點
夫子稱子文(前一則)為忠,稱文子為清,忠、清僅屬本性中之一種美德,而仁乃性中之全德者,若非遵乎義理直道而行,且其德性圓滿周遍,夫子不輕易稱許此人為『仁』者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