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

1923論語《子張第十九》

1923論語《子張第十九》
叔孫武叔(魯國大夫)(音育,說)大夫於朝曰:「子貢賢於仲尼。」子服景伯(魯國大夫)以告子貢。子貢曰:「譬之宮牆:賜之牆也及肩(喻程度之卑微),窺見室家之好;夫子之牆數仞(一仞為七尺),不得其門而入,不見宗廟之美,百官之富。得其門者或寡矣!夫子(指武叔)之云,不亦宜乎!」

◎叔孫武叔在朝廷上對大夫們說:子貢的道德學問比其師仲尼更賢明。子服景伯把這一番話告訴了子貢。子貢說:若以圍牆來比喻個人的學識涵養,我的牆高只到肩膀,在牆外即可見到室家的美好。夫子的圍牆卻有數丈之高,若找不到門進到裡面,就看不見宗廟的美好(喻德業之光輝),百官之富盛(喻德業之充實)。可是,能自大門進去(登堂)的人太少了!叔孫武叔不了解我和夫子,那樣講不也是很自然的事嗎?

【本章重點】
子貢自知學養與夫子有相當的差距,故以宮牆之喻,表明遠不及夫子。此番話也是要讓不識夫子者,了解夫子的境界深不可測。

《補充資料》
1.聖人之道博大精深,子貢兢兢業業就學於夫子,深受夫子教誨指導,雖已達相當程度,但仍自嘆不如。

2.子謂子貢曰:「汝與回也孰愈(誰的學養較佳)?」對曰:「賜也何敢望()回,回也聞一以知十,賜也聞一以知二。」子曰:「弗如也,吾與(認同)汝弗如也。」(論語~公冶長第五~9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